要不要奖励孩子?

2019-03-14 flujoo 心理学

奖励在教育中非常普遍。孩子考试得高分,父母买玩具作为奖励。父母这么做通常是希望通过奖励来进一步激励孩子的学习热情。

但你可能也听过这么一种观点,奖励不但没法激励学习热情,反而可能损害。奖励会让孩子觉得学习就是为了获得奖励。久而久之,孩子会失去对学习本身的喜爱。

哪种观点是对的?心理学对此有过深入的探讨,颇为曲折。我们来看一看。

核心概念:内部动机

批判奖励的观点认为,奖励会损害孩子的学习热情。用心理学的话来说,奖励会破坏孩子学习的「内部动机」。这个术语很关键,心理学探讨奖励的作用时,往往绕不开它。我们来解释一下。

首先,动机(motivation)是什么意思?这个词看起来很高端,其实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人们做某件事的原因。如果老王给小王买 iPad 是因为家里钱多得花不出去,那么就可以说,老王买 iPad 这个行为背后的动机是想把钱花出去。就这么简单。

那么内部动机(intrinsic motivation)呢?心理学会把你做某件事的原因分成外部的和内部的。如果你学习是因为害怕考不好父母会打你,想要老师表扬你,在同学面前觉得有面子,那么心理学家就会说,你的学习动机是外部的;而如果你学习是因为喜欢学习,对新知识好奇,享受解题的过程,那么你的学习动机就是内部的,和学习本身有关。

之所以有这种区分,是因为有很多证据表明,如果你出于内部动机去学习,那么学习的时候就会更开心,学习效果更好,更可能获得成就,更容易坚持,更加不惧怕挫折;而如果你出于外部动机学习,那么就更容易抓狂焦虑,害怕失败,缺乏热情。所以,从教育上来说,我们更希望培养孩子的内部动机

「奖励有害论」的起源

那么奖励是怎么牵扯进来的呢?因为有一系列研究发现,奖励这种常用的教育手段,会破坏内部动机。

这个观点可以追溯到七十年代的三项研究(E. L. Deci, 1971; Kruglanski, Friedman, & Zeevi, 1971; Lepper, Greene, & Nisbett, 1973),这三项研究都发现了奖励对内部动机的破坏,也开启了心理学家对这个问题系统的探索。其中一项研究(Lepper et al., 1973)很容易在各种教育心理学的书籍里见到,我们来仔细看看。

这项研究在斯坦福大学中的一个实验幼儿园进行。参与研究的是一群三到五岁的小朋友,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喜欢画画。这群孩子被分成三组:

  1. 第一组孩子被告知,如果能为实验人员画画就可以得到奖励。
  2. 第二组孩子画画后也会得到奖励,但是事先不知道。
  3. 第三组孩子不知道奖励这回事,也没有收到任何奖励。

奖励是一个对小朋友来说非常漂亮的证书。结果发现,第一组孩子,也就是被告知有奖励的孩子,画画质量最差。更有意思的是,一两周之后,实验人员偷偷观察孩子们在教室里的画画表现,发现这组孩子的画画时间减少了, 明显低于另外两个组的孩子。也就是说,奖励破坏了孩子们对画画的内部动机。

「奖励有害论」的高潮

时间来到九十年代。这时候,奖励和内部动机的话题下已经积累了很多研究,于是两位心理学家想看看,这些研究整体上到底得出什么结论。

这两位心理学家有必要介绍一下,因为他们不光是七十年代的开山鼻祖,这之后还做了很多研究,并且提出了影响很深的理论。这两位一个叫 Deci,一个叫 Ryan,两人总是一起合作搞研究,友谊从七十年代延续至今。

两人在 1999 年的时候发表了一篇论文(E. L. Deci, Koestner, & Ryan, 1999),这篇论文定量地整理了以往关于奖励和内部动机的所有研究。结论可以说非常简单:整体上来说,奖励会破坏内部动机。

我们来看看细节。奖励奖励,不同研究采用的奖励方式并不同。老王直接买 iPad 是一种奖励,买了之后再揍小王一顿则是另一种玩法。这篇论文总结了好几种奖励的方式:

意料之外的奖励:比如老王让小王去学数学,小王去学了,学完之后老王突然给小王一台 iPad,而小王事先并不知道。惊不惊喜,刺不刺激?

无关的奖励:老王这个月给小王的零花钱,和老王让小王学数学就是无关的。老王可以多给零花钱,也可以少给零花钱,但只要小王不把零花钱和学数学联系在一起,那它们就是无关的。

参与就有的奖励:比如老王让小王去学数学,小王只要拿出书哪怕看 3.8 秒,这就是参与了,老王就给小王奖励。

完成任务就有的奖励:比如老王让小王把某一章的数学课本看完,小王只要看完了,不管看明白还是没看明白,这任务就算是完成了,老王就给奖励。

基于表现的奖励:比如老王让小王去学数学,学完之后会考考小王,考得越好,奖励就越多。

可以发现,越后面的奖励方式越符合真实社会的规律。老王业绩越好,年终奖才会越多,这就像是上面提到的基于表现的奖励。

但是这篇论文发现,除了意料之外的奖励和无关的奖励对内部动机没有影响外, 别的奖励方式都会破坏内部动机。

这就说明,我们不应该在教育中使用奖励

吗?

回到现实世界

先别急着下结论,我们跳出论文,回到现实世界看看。

首先,假设你去一家公司应聘,老板告诉你,为了保护你的内部动机,公司决定不给你工资。问,你是很感动还是很想揍老板呢?我们必须意识到,整个现实社会中充满奖励,奖励已经纳入到社会运行的机制当中。哪怕是在教育情境中,你可以不给孩子奖励,但你不能保证孩子不对奖励抱有期待。孩子可能会和同学比较,会从电视中学到,会从老师的行为中发现,等等,他们可以有很多途径知道奖励是什么,并且产生对奖励的期待。你这时候硬是不给奖励,反而会很猥琐。

其次,上面我们提到的研究中,参与研究的人们往往一开始是对实验任务有一定兴趣的(比如那些被奖励证书的小朋友一开始就比较喜欢画画)。但在现实世界中,兴趣或者内部动机并不总是最重要的因素。很多时候,大家只关心你做事的实际表现,而无所谓你是因为奖励还是内部动机达到这种表现的。

2014 年又有一篇研究(Cerasoli, Nicklin, & Ford, 2014)定量分析了以往的研究,考查了内部动机、奖励、表现三者的关系,该研究的发现更有现实意义:

一方面,有的任务强调质量,有的任务强调数量。强调质量的任务通常具有更高的复杂性,需要更大的个人投入,比如电影配乐;强调数量的任务则相反,比如打字。该论文发现,内部动机对强调质量的任务有更大的影响,而奖励对强调数量的任务有更大的影响。

另一方面,奖励可以分成直接和间接的。直接奖励和表现的关系更明确清晰,比如年终奖和销售业绩之间的关系;间接奖励和表现有关,但是关系不直接明确,比如工作表现的提高不能马上换来基本工资的提高。该论文发现,直接奖励下,内部动机对表现的影响较弱;而间接奖励下,内部动机对对表现的影响更强。

这些分析说明,现实世界中,起作用的不会总是只有内部动机,奖励这种机制同样重要。

最后,如果内部动机总是会被奖励干掉,那历史上就不会有牛顿、冯诺依曼之类的贵族土豪级科学家了,也不会有瓦格纳、毕加索之类的奢华流油派艺术家了。这些人有钱有地位,被奖励得不行,但依然保持很强的内部动机,做出了伟大的成就。

深入到理论

讲到这里,本来很复杂的问题被搅得更糊了。稍微总结一下:

培养内部动机往往是教育者的目的。虽然整体上来讲,奖励可能会破坏内部动机,但并不必然如此。而在现实社会中,奖励和内部动机往往共同起作用。

接下来我们从理论角度看看,为什么奖励会破坏内部动机。然后谈一谈如何使用奖励,或避免奖励的消极作用。

上文我们提到 Deci 和 Ryan 这对研究伙伴,他们不光做了很多研究,也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理论:自我决定论(Self-Determination Theory)。这个理论影响很深很广,比如他们八十年代出版的相关著作(E. Deci & Ryan, 1985)被引用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两万多,这算是大牛级别的引用量了。而这个理论是我们理解奖励的机制的钥匙。

自我决定论认为人有三种基本需要:

  1. 对胜任(competence)的需要:比如成功地学会某个技能。
  2. 对自主(autonomy)的需要:比如按照自己意愿行事。
  3. 对关系(relatedness)的需要:比如有一帮好朋友。

自我决定论认为如果奖励损害了个人的自主感和胜任感的话,那么就会出现奖励破坏内部动机的现象。更进一步来说,奖励具有两面性,它一方面可以控制被奖励者,一方面可以向被奖励者传达正面的信息。前者损坏,而后者促进被奖励者的自主感和胜任感。

怎么样是控制被奖励者呢?比如老王因为小王数学成绩好,就给他买了 iPad,然后说「下次如果考不好我就收回 iPad」或者「希望你下次能考第一」,这就有点控制的意味,氛围很压迫;怎样是传达正面的信息呢?比如老王因为小王数学成绩好,就给他买了 iPad,然后说「很高兴你也喜欢数学,这个 iPad 可能能更方便你计算和画图」。

从理论上讲,只要你能通过奖励传达正面积极的信息,那就有可能使奖励发挥好的作用。

说话方式的重要性

上面的理论和例子其实说明,都是奖励,但可以有不同的方式,而说话方式很关键。当说话方式中出现了控制性的线索时,它就会削弱内部动机。比如「画得不错啊,就应该这么画」中的「应该」就有种让人不舒服的控制意味。凭什么应该?要你管?Ryan 自己的研究就发现过「应该」的消极作用(Ryan, Mims, & Koestner, 1983)。

还有一些因素会影响奖励或表扬的效果(Henderlong & Lepper, 2002),比如:

真诚。言语如果过度情感化「欧,你这聪明又调皮的小蜜糖」,或过度一般性「牛逼!」,可能会被认为不真诚。如果孩子想到了一个反例,那一般性的言语马上会大打折扣:「我上次没帮助小胖,我是不是就不是小天使了?」。言语和非言语信息有冲突,也可能被认为不真诚。比如你说孩子画得非比寻常,眼睛却盯着手机,这就很不真诚。表扬时如果停顿时间过长,也会显得不真诚:「你这个,怎么说呢,还是挺,不是很一般的!」。

表扬孩子的能力「你真聪明!」短期内会很有激励作用,但可能削弱内部动机和后期的坚持性。通常,强调孩子的努力是比较保险的做法。

言语如果传递了不现实的高期望,孩子可能会压力山大:「相信你总是能获得第一名」。

对奖励「免疫」

前面我们说过,现实世界中充满奖励,你很难为孩子打造一个「无菌」的环境。但另一方面,越小的孩子越需要培养内部动机,也更容易被奖励影响。

这就引起八十年代一位心理学家的思考了:如果能给孩子打一针对奖励产生免疫的疫苗,是不是能更好地保护他们的内部动机?人家真的做了研究(Hennessey & Zbikowski, 1993; Hennessey, Amabile, & Martinage, 1989),还真的有效果。那到底是怎么让孩子免疫的呢?我们来看看研究细节:

参与实验的是七到十一岁的小朋友,祖国的花朵,也很容易在花花世界中沾染上恶习。其中一组小朋友会「接种疫苗」:观看一些视频,并参与讨论。视频中有两个十一岁的大哥哥大姐姐,他们会与一位成人谈论学校里的功课。对话被有意设计过,使得视频中的大哥哥大姐姐表现出很高的内部动机,对学校里的功课表现出很大的兴趣。看完视频后,这些小朋友要和实验人员讨论并分享感受,这个过程中,实验人员会让这些小朋友聚焦于做功课时的乐趣,以及向小朋友们介绍让常规作业变得有趣的方法,并帮助他们与社会中存在的评价、奖励等可能影响他们内部动机的因素保持距离。

相比于没有「接种疫苗」的小朋友,观看了视频并参与讨论的小朋友们在面对奖励后,保持了更高的内部动机。

八十年代还有另一位心理学家想出了另一种免疫思路(Fazio, 1981)。实验也是找了一些三到七岁喜欢画画的孩子。对于其中一组孩子,实验人员给他们画画的样子拍了照片。照片用来干什么?用来提醒这些孩子,「你看,你们是多么喜欢画画啊」。并且实验人员还会拿着照片问这些孩子,「你知道照片里是谁吗」,「你看你在照片里干什么呀」。这一系列套路之后,实验人员拿出了奖励。

结果发现,被提醒自己当初是喜欢画画的孩子在奖励之后,内部动机没有被破坏,而其它组的孩子内部动机则下降了。

这两个思路都是,在孩子真正面对奖励的诱惑之前,给他们一剂预防针,要么让他们有意识地警惕真实生活中的奖励,要么让他们有意识地洞悉自己心之所向。

参考文献

Cerasoli, C. P., Nicklin, J. M., & Ford, M. T. (2014).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extrinsic incentives jointly predict performance: A 40-year meta-analysis. Psychological Bulletin, 140(4), 980–1008. http://doi.org/10.1037/a0035661

Deci, E. L. (1971). Effects of externally mediated rewards on intrinsic motivation.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, 18(1), 105–115. http://doi.org/10.1037/h0030644

Deci, E. L., Koestner, R., & Ryan, R. M. (1999). A meta-analytic review of experiments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extrinsic rewards on intrinsic motivation. Psychological Bulletin, 125(6), 627–668. http://doi.org/10.1037/0033-2909.125.6.627

Deci, E., & Ryan, R. M. (1985).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-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. New York: Plenum Press.

Fazio, R. H. (1981). On the self-perception explanation of the overjustification effect: The role of the salience of initial attitude.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, 17(4), 417–426. http://doi.org/10.1016/0022-1031(81)90048-2

Henderlong, J., & Lepper, M. R. (2002). The effects of praise on children’s intrinsic motivation: A review and synthesis. Psychological Bulletin, 128(5), 774–795. http://doi.org/10.1037//0033-2909.128.5.774

Hennessey, B. A., & Zbikowski, S. M. (1993). Immunizing children against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reward: A further examin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training techniques.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, 6(3), 297–307. http://doi.org/10.1080/10400419309534485

Hennessey, B. A., Amabile, T. M., & Martinage, M. (1989). Immunizing children against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reward.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, 14(3), 212–227. http://doi.org/10.1016/0361-476X(89)90011-8

Kruglanski, A. W., Friedman, I., & Zeevi, G. (1971). The effects of extrinsic incentive on some qualitative aspects of task performance. Journal of Personality, 39(4), 606–617. http://doi.org/10.1111/j.1467-6494.1971.tb00066.x

Lepper, M. R., Greene, D., & Nisbett, R. E. (1973). Undermining children’s intrinsic interest with extrinsic reward: A test of the “overjustification” hypothesis.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, 28(1), 129. Retrieved from http://psycnet.apa.org/journals/psp/28/1/129/

Ryan, R. M., Mims, V., & Koestner, R. (1983). Relation of reward contingency and interpersonal context to intrinsic motivation: A review and test using 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.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, 45(4), 736–750. http://doi.org/10.1037/0022-3514.45.4.736